貴州遵義路橋工程有限公司2025年度
普法規劃
一、目標
以提升全員法治素養為核心,聚焦企業合規經營痛點,構建 “法律知識普及 - 風險防控實踐 - 合規文化養成” 三位一體普法體系。通過分層分類普法,強化關鍵崗位法律風險防控能力,將普法成效轉化為企業治理效能,助力公司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實現依法決策、合規經營與創新發展的有機融合。
二、主要內容
(一)憲法及基本法律知識:深入講解憲法的基本原則和內容,普及民法、刑法、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的重要條款,使員工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,以及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規范作用。
(二)勞動法律法規:詳細解讀勞動合同法、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、社會保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,包括勞動合同的訂立、履行、變更、解除和終止,勞動報酬、工作時間、休息休假、社會保險等方面的規定,幫助員工掌握自身權益和義務,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。
(三)經濟法律法規:系統學習民法典、公司法、反壟斷法、反不正當競爭法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經濟領域的重要法律,讓員工了解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,以及如何依法開展經營活動,維護市場秩序。
(四)安全生產法律法規:強化對安全生產法、消防法、特種設備安全法等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,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,確保企業安全生產。
(五)知識產權法律法規:全面介紹專利法、商標法、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,增強員工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,促進企業創新發展。
(六)新增行業專項法律模塊
工程建設法律實務:重點解讀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》修訂條款、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》實施細則,結合路橋工程特點,解析招投標合規、工程分包、合同履行等環節法律要點,配套典型工程糾紛案例庫。
生態環保與安全生產:融入《新固廢法》《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》等新規,將環保合規要求嵌入工程設計、施工全流程,強化特種設備安全、施工現場環保措施的法律培訓。
(七)優化傳統普法內容
勞動人事管理:新增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》司法解釋(三)解讀,聚焦項目工地用工管理,詳解臨時工勞動合同簽訂、工傷認定實操流程,配套用工風險自查清單。
知識產權保護:結合公司技術創新需求,增設《專利審查指南》2025 年修訂版培訓,重點講解工程技術專利申請策略、施工工藝著作權保護,建立知識產權侵權預警機制。
三、實施步驟
制定計劃:成立了以公司董事長為組長、總經理為常務副組長、副總經理為副組長、各部門負責人和各項目經理部負責人為成員的“八五”普法工作領導小組,制定詳細的年度普法計劃,明確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和目標。
采取的步驟和方式有:組織集中培訓、網上宣傳及發放普法宣傳資料、開展法律知識競賽、進行案例分析活動,最后總結評估普法效果。
四、具體措施
(一)內部培訓:定期舉辦法律培訓課程,邀請法律專家進行授課,采用集中授課、案例教學、互動交流等方式,提高員工的法律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。
(二)宣傳資料:設計制作普法宣傳手冊、海報、展板等資料,在企業內部公共場所進行展示和發放,營造濃厚的普法氛圍。
(三)開展法律知識競賽:組織企業內部的法律知識競賽活動,以競賽形式激發員工學習法律的積極性,優秀者進行獎勵。
(四)線上平臺:利用企業內部網絡平臺,開設普法專欄,定期發布法律知識、案例分析、法律法規解讀等內容,方便員工隨時學習。
(五)法律顧問咨詢:建立法律顧問咨詢制度,為員工提供法律咨詢服務,解答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。
制定改進措施:根據評估結果,分析存在的問題,制定改進措施,為下一年度普法工作做好準備。
五、評估與反饋
(一)定期收集員工對普法活動的反饋意見:通過問卷調查、座談會等形式,了解員工對普法活動的滿意度和建議。
(二)結合實際效果,調整和完善普法計劃:根據反饋意見和評估結果,對普法計劃進行調整和完善,提高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。
六、資源保障
(一)確定專門的普法工作經費:保障普法活動的各項費用支出,確保普法工作順利開展。
(二)由審計法務部安排專人負責普法工作的組織與實施:明確工作職責,確保普法工作有序推進。